关于加大我区水乡农耕文化保护力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10-29 14:51:56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关于加大我区水乡农耕文化保护力度的建议 民进南海总支,傅会平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南海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内容包含了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前者所反映的主要有水稻品种,耕作农具,生活用具等,其数量繁多,特性迥异;后者所反映的主要有农耕技艺,农谚及生活俗语等,其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已成为中华民族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千年传承,至今还深深渗透进我市民情风俗之中。 南海处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种植生产,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城市,境内大小河涌星罗棋布、纵横交织。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劳动繁衍生息在这个地区,开始了原始的犁耕农业,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顽强生存,奋发开拓,不断创造出丰富的中国早期的水乡农耕文化。先民们不仅培养出粳、糯名目繁多品性各异的稻种,而且发明了很多功能特异的农耕用具:木制水车、犁、耙、风车、滚轴、簸箕、荞箕、谷耙、斗笠、蓑衣、鱼网、手工纺车、织机、蚕架、蚕匾、蚕网、桑剪、豆腐作坊、榨油作坊、做酒作坊等,形成了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水乡农耕文化。 一、南海水乡农耕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耕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加速消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农业传统产业加快被新兴产业替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小农生产、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的传统农业逐渐被新品种、新产业及现代农业技术所替代。如曾经在西樵等地大量种植的蚕桑等经济作物现在已鲜有人种植了。 2.传统生产生活用具加快被现代生产生活工具替代。随着机械农具的应用、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曾经在我市传统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耕工具因失去其使用价值而被淘汰、遗弃或毁坏,部分已经绝迹。如耕田用的犁、脱谷用的稻桶、稻床、灌溉用的水车、运输用的手推车等些传统农业工具,在我市农村已经很难再找到。 南海民间常用生活类农具共分为生活类、生产类、副业工匠类、商业类四大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四类用具中计有近200种,基本失灭的100余种,占60%以上。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较快的一些乡镇,大量的耕作农具和传统的生活用具已逐渐在抛弃。 3.传统农民加快被现代职业农民替代,文化断层已经显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职业农民的出现,南海农耕文化传承面临断带的危险。如今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正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减少,尤其是一辈子从事传统农业,对农事熟悉、农耕文化有着深厚底蕴的农民更是日益稀少。 如今能清晰的描述农耕生活的都是了上了年纪的人,能制造大中型农具的能工巧匠已寥寥无几。农耕文化中的岭南水乡独特的桑基鱼塘生产耕作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曾经亲手种过田的这一代人都处于60岁以上,耕作技术基本上都处于濒临失传状态。 二、保护南海农耕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1.充分认识保护水乡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真实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沉淀了民族的最基本最优秀的文化根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械化运作代替了以前的手工劳动,人们逐渐模糊了田间劳动的概念。可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对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并且对于改善地区自然生态,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把保护农耕文化提到议事日程,在传承中挖掘,在传承中保护。 要切实加大对农耕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文化保护意识: 一是依靠专家科学造势,即借专家之口宣传农耕文化,对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农耕文化项目,通过举办专家论证会、项目研讨会、笔会等活动,争取得到专家的肯定。 二是依靠活动扩大影响,通过举办专题性的农耕文化活动、专题性的展演展示活动等,扩大宣传效果。 三是依靠媒体推波助澜,借助宣传媒介的覆盖面、辐射力,开展农耕文化保护宣传,宣传我们的保护工作、保护行动,普及农耕文化知识,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支持我们的工作,让农耕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2.成立专门的保护小组,统筹管理。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农耕文化保护小组,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项事务,统筹管理和安置各类实物、资料,展现不同区域农耕文化的特色。保护小组可以发动对农耕文化感兴趣的人群成立志愿者队伍,对农耕用具和民风习俗进行收集归类,可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收集方式:①收集。志愿者和当地老百姓多做沟通,关注民间搬迁过程中散落的有关物品,有选择的收集好;②接受捐赠。对于主动捐出有价值的农耕物品的人做好登记工作,用标签写上捐赠人的姓名等信息,增强老百姓的参与意识;③有偿收购。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可以和物主通过商量以适当的价格收购,市财政应落实一定的资金用于相关重要物品的购买、收集;④修复和复制。对于部分已经损坏的,濒临失传的农耕用具请民间艺人尽快修复或者仿制出来,进行抢救性保护。 这些传统的农耕用具主要采用收集保管、展示传承的保护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①归类管理。对现有的实物要及时集中,归类保管,特别有价值的资料要运用文字、照片、录音等方式详细记录。②陈列展示。让后人通过实物、资料,场景的再现了解本地农耕文化。③模拟再现。可以采用电脑技术或者蜡像制作出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场景。比如选择有代表性的某类农作物用电脑演示出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以便于后人直观地了解。对于通过收藏传统沿袭下来的这些农耕文化实物实事,挖掘民俗风情,再现岭南水乡风土人情,不仅满足了大众的怀旧愿望,也可体现农业和科学文化的有机结合。 3.适当保存部分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自然村落,推动水乡风貌的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正是构成民居文化的深厚基础,民居模式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岭南水乡河流纵横,水道交通网络贯穿整个水乡地区,民居傍河而建形成村落是水乡的典型模式。这些村落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自然地貌命名,有的以历史地貌命名,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名称繁多。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近几年来,南海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原先农村的老房子被拆迁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高楼林立的新建“社区”。可惜的是,在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并消失不见了。散落于乡间的农民居住房不见了踪影,大批的自然村落被铲除掉。这些村落建造于改革开放之后七、八十年代,虽然称不上是典型岭南的那种精致房舍,可是,它烙下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普通老百姓的居住状态。 因此,我们呼吁,在社会大踏步发展,除旧立新的同时要有规划,有选择地保留部分有典型特色的自然村落。目前,南海保持较好生态环境、绿化较好、民居布局合理的自然村比较多,但大都比较类同,具有明显水乡文化特色的村落并不多,因此自然村落的保护要应地制宜,每个乡镇可以明确1-2个自然村落,由专家组进行实地评估,选择确有保留价值的进行保留保护。这样,人们在日渐富足的现代生活中还可以从传统的遗迹和水乡风貌中回味老一代生活的情景,同时把岭南独特的水乡景色传承下去,实现农耕文化传承与时代的进步和谐统一。 4.创建农耕文化园,传承农耕文化。城乡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水平提高,可是在追求文化体验,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意识却在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建议建立一个农耕文化园,把保护小组专门收集起来的那些代表农耕文化的物品展示出来。农耕文化园的规划布置要尽量保持原生态,巧妙地借助某个自然村落设计,使之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将观光性,休闲性,科普性,体验性融为一体,结合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大众开放。 我们期望通过农耕文化园的展示宣传和情景再现,展现从古至今佛山市农民耕作与生活的面貌,反映农业科技的历史沿革。既再现了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又把当地农耕文化适当地保护起来,让后人充分了解祖祖辈辈的农耕生活状况,增强保护自然、保护农耕文化遗产的意识,有很深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