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村居环境整治 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1-10-27 15:03:04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推进村居环境整治 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区应该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新鲜样本和宝贵经验,我们要着眼于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各项工程,下好实验区建设的“先手棋”。

一、南海区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内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超过37.5亿元,建成了278个“五好”新村居、110个美丽文明村居,完成了50个古村落活化,全市列入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4929个自然村组中,整治完成率达99.59%,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南海区按照“五大美丽行动”更高要求的部署,既着力于整治的数量,又注重于整治的实效,在乡村振兴工作进程中亦有较大的发展成效,通过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配优配强“三农”干部,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和农村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破解“有新村无新貌”的难题。重点打造了里水“岭南农业大观园”等五大连片示范区、22条省级、8条市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居),西樵乡村文化旅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桂城街道乡村网红点、口袋公园遍地开花,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8%以上,预示着乡村振兴工作向上向阳、持续不断的发展劲头。

二、国内乡村治理方面的经验

扬州、苏州、宁波、宝岛台湾,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文化底蕴层面,和因地制宜保留地方发展特色方面,都对促进乡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历史是城市发展最好的名片。漫步扬州城市乡村的角落,哪怕在金黄的稻田边,风格保留完整的苏派建筑也会让您流年忘返。个园、关东城楼等历史文化浓郁的建筑物完整保存下来,结合当地美食,让每一位游客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而城市的历史,往往在农村,当徜徉在乡村的街头,更能感受到乡村历史和传承。

(二)民宿是乡村旅游的有力抓手。民宿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首选。2001年,台湾交通部颁布了《民宿管理办法》,2017年重新修订了《民宿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台湾民宿蓬勃发展。民宿业者自发组成民宿协会或者产业联盟,分享行业信息,促进行业自律。台湾民宿逐渐向精致化发展,注重融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用创意打造不同特色的民宿,使游客感受到更深刻的个性化旅游体验。伴随民宿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弘扬美德,志愿服务制度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苏州、扬州、南通等当地大学生、年轻党员干部,更多愿意参与到市、区级的博物馆或乡村服务者里,带动了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参与地方服务。台湾颁布《志愿服务法》等各种规定,对志工服务进行全面规范,各级行政首长亲自担任各级志工组织的负责人。乡村社区发展协会的组织参与者和主要成员都是本社区的志工,乡村社区的清洁卫生、社区环境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等志愿服务随处可见,志工成为参与和推动乡村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农会是乡村经济的重要推手。台湾农会以“农有、农治、农享”为宗旨,自上而下,按三级管辖权限设立,共同组成一个农会网络系统。政府通过农会法对其进行管理。农会职能主要有农业推广、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的供销管理等,指导农民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现阶段存在困难

(一)农村雨污部分等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人居环境问题是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当前南海城乡一些“三沿一口”环境卫生问题、农村水污染问题、城中村和村级工业园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公厕重建不重管问题仍然突出,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二)各级联动不充分,协同的意识有待增强。“上热下冷”、区镇联动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基层配合支持的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区、镇(街道)没有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高度,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来谋划,部门协同的意识有待增强。

(三)区域工作推进不平衡。南海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居环境差异大,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高档楼盘干净整洁,旁边的城中村脏乱差;各镇街城区保持整洁水平较高,农村仍有不少环境黑点,亟待加大力度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提升重点工程进展存在明显差异,各专项工作推进中“热度”明显不同。

(四)农村人居环境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人居环境的改善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获得感,过去南海区历史欠账较多,虽然随着持续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已经在农村公路、供水、教育、医疗、行政服务、光纤网络等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农村(居)住空间布局不够科学,用地规划指引不明确,建设标准不一、前厂后店、一户多宅、外立面风格千差万别等问题,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各级党组织全面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三农”领域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导向,在资金安排、政策保障、用地分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带动各级把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农村。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机构,强化人才配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力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年轻农村党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二)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做出特色,构建“乡村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生态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根据各个村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人文环境等,细分村庄类型,明确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推动各个村庄之间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基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打造佛山乡村振兴特色品牌,为佛山参与一流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四好农村路+看护房整治+农房风貌管控”,“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粤菜师傅工程”等组合模式,推动工作成效整体呈现,实现由“单打独斗”向“组团发展”转变。

(三)文化引领,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结合古村落活化、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民宿酒店开发等工作统筹推进,深入挖掘佛山地区岭南特色文化;了解人文历史背景,把独特的文化底蕴展现出来,以文聚力、以文兴城,善于学习、勇于借鉴,力求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乡村产业,更好地将人才、产业、环境、组织与文化相融合。

(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注入村居人居环境治理新动能。推动数字乡村和县域智慧城市统筹共建,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通过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GIS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借助九江、里水等农业传统优势,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使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智慧农业模式。强化智能监测,提升科技支持机制。加强基层监测能力建设,大力推广“无人值守”、在线监测等技术和平台,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可持续性。借鉴清远市连樟村、江苏省农业互联网发展中心、安徽省歙县等数字乡村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实践经验,探索在区政府建立指挥中心,联通各乡村,将各镇街区域数据、监控视频、会议终端等汇聚到指挥中心,满足乡村全局可视化统一指挥。

(五)大力推进康养服务,提升村居长者幸福指数。以村为单位,构建村级医疗服务站,农民看小病不出村,以云健康台为载体,为农村用户打造高价值微医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成医疗联合体,实现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结合乡村实际建设田园式康养基地,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链接优质社会资源,开设长者医养服务、长者常青学堂、长者膳食饭堂等服务,积极建立政府、社区、社会、家庭共担责任、齐参与社区康养服务模式,提升长者幸福指数。

(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服务业,提高乡村服务意识,推动乡村精致化旅游。依托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区、以景点的标准建设城乡,加快推进平洲珠宝玉器小镇、西樵岭南文旅小镇、宋城·佛山千古情、南国酒镇、里水理想村等文旅项目建设;同时,建议引入台湾精致化农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南海区传统农业的优势,让观光服务、兴趣参与、网络直播,成为乡村精致化旅游项目的新卖点,加强对农民的指导,提高经营者的水平,尤其是管理服务水平,形成开放、共享、融合为特征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社会组织充分深度的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更多的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保障,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营、农民参与”模式,如何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借助更多社会力量,才是持久之路。建议修订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将更广泛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纳入到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安排,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组织带动村民更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激励和保障优秀社会组织长期在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发挥作用。

(八)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背后有“由内而外”的美丽期待,也有“内外兼修”的必然要求,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建议积极营造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发挥地方狮子会、民主党派、新阶联等团体组织优势,逐步引导志愿者服务下沉到乡村社区,让志愿者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全面推动乡村志愿者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九)充分发挥本地金融机构效能,助力南海“山海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现,甚至逐渐变成乡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治理目标,以增进弱势群体的金融平等权等福利福祉为治理目标,不走单一追求利润的治理路径;倡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向乡村优先提供信贷资源投入,以提升服务农村的金融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特定的担保增信服务,为最大限度发挥本地金融机构在推动村居人居环境的支持作用。

(十)完善奖惩考核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推进,管理制度要从“重建轻运”向“建管并重”转变。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各村级层面的责任边界和内容,理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快培养以村民为主体的常态化管护队伍和服务网络,保障环境整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考评机制。在加强督导倒逼责任落实的同时,强化指导和服务意识,放下身段、下沉资源,帮助基层解决环境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正向激励措施,鼓舞基层干部的干劲,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