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委员风采⑦ | 黄良辉:“海归博士”让顶尖技术在南海产业化
发布时间:2020-08-20 09:29:56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委员档案 ●姓名:黄良辉 ●界别:科技 ●职务: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区政协桂城街道工委会特邀委员、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声音:引入大院大所时,政府既要做“红娘”也要做“指导员”,促成大院大所50%科研项目精准服务本地企业,创新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履职感言:我会发挥所长,把企业家精神和委员履职相结合,努力回报社会,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仅仅5年时间,公司就发展到拥有2个超过6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产值达数千万元,这就是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自谦是“一名从事新材料研究工作者”的黄良辉,是这家公司的执行董事,他身上有很多标签,海归博士、高校副教授。 在创业之前,黄良辉是南海首批“科技副镇长”,认可南海开放包容的政商环境,选择让公司落户桂城,经过几年的发展,他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纳米导电材料及制备技术在南海实现产业化。
2020年7月31日,黄良辉向前来启明光大科技公司调研的南海区政协副主席黄庆添等介绍公司科技创新情况及交流科技招商打造产业链的建议。
一直关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良辉,2017年成为南海区政协首批智库专家、区政协特邀委员。本土企业如何借力落户南海的大院大所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他履职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他建议,引入大院大所时,南海政府既要做“红娘”也要做“指导员”,促成大院大所50%服务项目精准服务本地企业,创新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助力南海高质量发展。 “科技副镇长”在南海创业 80后的黄良辉是江西人,与南海结下不解之缘,是源于南海2013年在省内率先探索的“科技镇长团”。 南海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由于“创一代”多为“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同时,企业发展又受到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急需科技力量的加入。 因此,南海结合各镇街的产业特色和实际需求,到高校物色专业对口的科技人才组成“科技镇长团”。黄良辉成为南海首批“科技副镇长”,当时的他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 黄良辉在介绍公司研究开发的部分系列高科技新材料应用产品。
2013年,黄良辉挂职九江镇。他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搭建公共创新平台和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九江是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集聚了多家无纺布龙头企业,他正好是纺织领域的专家,主攻新型无纺布材料以及无纺布技术。 为镇街输入创新理念和方法、科研技术成果的同时,他经常走访企业,向企业家请教,为产业发展把脉诊断、出谋划策,“比大学里的工作忙多了。”黄良辉谈及挂职感受。
黄良辉发现,南海有较完善的上下游配套和创业环境。“本土企业很多专注于传统产业,对科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也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对企业生产力推动的作用有多大。”黄良辉说,基于这样的现状,他毅然辞去高校工作,就地创业开公司,瞄准时下科技发展的热门领域,主攻柔性触摸屏及可穿戴行业等领域的新纳米导电浆料制备。 填补纳米导电材料国内空白 说起纳米导电材料,黄良辉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说,银纳米新材料相对传统材料有更好的导电性,可以应用于各种表面形状的电子产品,而不局限在平板的基材,并且相对更抗摔。例如:纳米导电材料制作的“柔性触摸屏”比起传统屏幕,摸起来更像一张纸。 黄良辉说,此前的基础理论技术和实验室样品都不少见,多家大企业付出了不菲的研发成本,但没有真正推出可产业化的产品,核心问题在于难以量产。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柔性电子印刷行业在国际上公认的技术奠基人之一杨至灏博士,经过多番登门拜访后,杨至灏加盟启明光大。没过多久,启明光大研制出了用于电子印刷的银纳米及墨水,其粒径只有5纳米,处于全行业最高水平,具备极佳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填补纳米导电材料及制备技术的国内空白。 如今,启明光大已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在桂城金谷光电社区和天富科技城两地拥有超过6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4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已申请发明专利42项,积累17000+材料基础配方,可生产纳米材料、导电墨水/电子浆料、印刷/柔性电子器件三大类别30余个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子、柔性传感、智能穿戴及医疗健康等领域。 让黄良辉骄傲的是,公司研发的部分产品在国际上得到引领性应用,包括柔性产品应用于美国ABC公司的智能药品包装,柔性发热膜进入韩国现代汽车供应链体系批量供货,低温移印银浆产品应用于5G手机天线等,销售网络现已覆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用行动证明着科技对企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从厂房到生产线安装、试制、产业化到持续的研发创新,这些都在南海进行,南海是我们改变纳米导电材料世界的开始。”黄良辉透露,公司筹备的南方柔性电子产业研究院正在建设,未来,这一产业集群有望在三龙湾南海片区出现。
2017年11月1日,黄良辉获聘为首批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并在聘任仪式后举办的智慧城市专题议政会上发言。
为南海高质量发展“出实招” 2017年,黄良辉成为南海区政协首批智库专家、区政协特邀委员。
随着身份的转变,黄良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现,南海这些年一直强化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最强大脑”,但本土企业如何精准借力大院大所智慧,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呢?他一有空就和企业家聊天,思考这些问题。 所谓“大院大所”,即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知名跨国公司实验室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 黄良辉直言,很多大院大所对传统企业的前端基础研发并不多,如果企业和大院大所合作,对企业来说存在三种风险:一是投资大,二是时间长,三是成功是未知数。 如何打通这三个风险“通道”呢?黄良辉建议,政府要除了做好“红娘”角色外,还要做好“指导员”角色,在引入大院大所落地南海时,提前结合本地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产业的特点。大院大所必须和本地企业合作,去针对性开拓研发方向,最好50%能精准服务本土企业。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引进大院大所对自己是有用的,既有利于本土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又让大院大所更接地气。 黄良辉还建议,在大数据时代,南海可以探索用一张表格列出行业、企业的需求、特点、发展阶段,甚至它的市场情况,以及南海的大院大所的研究方向和实力、发展阶段等,用一张表就能把供需双方的信息展现出来,定期在科技局、股权交易中心、甚至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滚动发布,有利于企业和大院大所相互了解,加强联动和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对于今后如何履职?他感慨道:“今天的这一切,得益于政府提供的广阔舞台,我会发挥自己的所长,把企业家精神和委员履职相结合,努力回报社会,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 叶宁 邹永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