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委员通道”透视“人文南海”
发布时间:2025-01-24 16:03:43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伴随着“委员通道”开启,南海正式进入2025“两会时间”。

2025年1月22日下午,1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南海区政协委员,怀揣沉甸甸的责任走上通道,纷纷把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提案里,建言资政,贡献良策。

            

“委员通道”,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万家灯火。通道也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一条条建言建议与时代同频,通往民心、通向发展,通达一个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人文经济与产业如何在“山顶”会合?

有人认为,人文经济与产业、科技是完全不相干的领域,但是当我们把“镜头”拉长看会发现,人文经济与产业的关系历来是形影不离的。

在刚刚召开的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南海定下了“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在这其中,实现人文经济与产业、科技的双向赋能,是南海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如何推动人文经济与产业在“山顶”会合,实现“双剑合璧”?

通道上,委员们直击重点——

比如,人文经济示范区下的民营企业,期待怎样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南海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南海正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我们潜心扎根南海,这里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作为区政协常委、民进南海总支成员、佛山市佛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帆对南海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颇有发言权。

在陈健帆看来,营商环境建设不仅仅满足于指标有多好看,考核是否先进,而应该注重评价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程度,让投资者、经营主体有更多投票权。他建议,要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

比如,科技、人才、金融、产业如何赋能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

区政协委员、广东千灯湖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洪抛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南海要推动强化科技+金融+产业的“三循环”,用好用足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小镇这两个优质金融平台。逐步打造覆盖产业全链条的突出“南海本地特色”金科产体系,并引导本地头部企业优势互补,聚焦资金链、产业链、产业集群三大目标发力。

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发力点之一。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杨淑爱结合自己领域,提出思考。她表示,要以国资牵头,联合区内龙头企业等主体,组建创新创业基金联盟,打造一支面向高端人才团队、重大科研项目的基金,启动一批“领军科学家”“青年英才”人才基金项目,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比如,如何推动好物走出去消费提起来,为人文经济插上“双翼”?

南海,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之上的城市。近年来,近年来,南海持续推动“南海制造”走出“家门”,提升品牌影响力。区政协委员、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强带着自己的思考发声。“目前佛山已有不少龙头企业已经在海外成功建立基地,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这类型的龙头企业进行分享,让有‘出海’需求的企业能全面了解当地的情况。”张伟强建议,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为企业“抱团出海”保驾护航,在海外打造一个又一个具有南海特色的“南海产业基地”。

消费提质是南海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新动能。南海如何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区政协常委、佛山市南海区海韵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冬花给出了有力答案,可以在商圈周边增加文化休闲、特色餐饮等配套设施,延长消费链条,打造“好停车、好消费、好休闲”的一站式消费目的地。

人文经济与城市如何“同频共振”?

如何让城市发展融入人文、让人文浸润城市?需要因地制宜,找准方向、路径、重点,深入思考、细致规划。

委员通道上,委员们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道出了有价值的金点子、贴民心的好建议。

通道里有人文南海建设的细节。人文经济作为南海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在大湾区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这也成为区政协委员、中海物业集团港澳公司项目主管、港澳南海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关建基关注的焦点。

他提出,南海要接住短途过境旅客这波流量,向短途过境旅客弘扬推广以广佛同城为主轴的岭南非遗文化体验之旅,通过开发72/144小时“南海游”线路,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体验营等,让过境游客更深入地领略岭南文化的特色,助力打造更具人文特质的新南海。

通道里有人文南海发展的动力。如何下一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棋,是打造人文南海的题中之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区政协委员、致公党南海总支成员、里水镇公共服务办副主任级聘员梁文莹直言,近年来,许多承租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业因租金水平过高,导致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提前解约。她认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删繁就简”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机制,别让企业“多跑白跑闹心跑”。

“通过政策的灵活性与调整,帮助企业减轻短期经营压力。”梁文莹说,这样才能确保农村集体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从而实现双赢,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要打造更有活力的人文经济示范区,离不开人才建设。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区政协委员、澳门南海同乡会副理事长、澳门南海海外留学生联盟常务副会长何家文发现,南海海外留学生回乡创新创业意愿的越来越高。他建议,南海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鼓励港澳创业青年在南海设立分支,吸引毕业生回乡工作;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青年开展创新项目和社会企业,降低创业风险。

通道里有人文南海流动的暖意。人文经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委员通道”里既有“重之要事”,也有“民之关切”。

目前,南海已全面建成15分钟就医服务圈,共有7个社卫中心、18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服务延伸点,其中延伸点有26家。

“这些延伸点的日门诊量超过50人次以上的有6家,日门诊量不足30人次仅有8家。”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成员、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师雷震指出,目前南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他建议,要打造标杆示范社区卫生站点,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以医疗集团等形式,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下沉和共享,提升医疗延伸点的服务能力。

区政协委员、民革南海总支成员、南海区南海实验学校教师谢研然把关注点放在了社区养老。没有过多的开场白。她一开麦就提出,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富足与身心健康维护的迫切需求。她建议,支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充分利用好本行政区域闲置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社区日间料理中心”服务,打造“幸福老托所”。

“委员通道”,在这方寸之地,一个个观点在此汇聚,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传递着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梦想,凝聚起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美好蓝图。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4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