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两创”中赓续文脉,丹灶如何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委员聚焦
发布时间:2024-11-26 10:59:32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近年来,南海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在改革中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让传统岭南文化始终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与时代共进。 如何在文化“两创”中赓续文脉,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呢?11月21日,围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百千万年工程’纵深推进”这一主题,政协丹灶镇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委员聚焦”专题协商议政活动,走进南海守一艺术馆,委员、部门、文艺工作者汇聚一堂,建言资政,助力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聚焦一 立足“文化富矿”,深耕文化沃土 文化铸魂,积淀历史底蕴,是南海这座城的厚度。丹灶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副主任周志嫦从丹灶以“人文经济”落笔绘就“百千万工程”蓝图介绍,一方面让新进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青年人,与原来的市民、村民,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社群结构;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作用,营造浓郁的科学创新、人文艺术、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让新老丹灶人共享发展成果,探索人文经济的“打开方式”。 “向阳、彭宇、胡次英等艺术家来丹灶了,还有18位文产特派员的15个项目的落地。”周志嫦表示,艺术家群体来丹灶持续创作,对表达地方价值、地方品牌发挥了人文精神良好的作用。 提起丹灶人文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提丹灶仙岗社区。“仙岗社区2022年和2023年先后获得佛山市十大最具乡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入选佛山市第五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仙岗社区党委书记欧锡康直言,仙岗是丹灶历史文化悠久的村落之一,社区深刻认识到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文化保育是仙岗打出差异化的关键一招。例如,烧番塔、蟹眼仙泉、葛洪等非遗项目和历史印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并融入了社区建设和村民生活。同时,社区还专门成立了运营公司,开展导赏、研学等文旅项目,探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路径。 深挖地域文脉优势,赓续传统文化基因。丹灶文旅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广辉深有感触。他说,公司结合仙岗村葛仙道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助推文旅的持续发展。接下来,仙岗文旅的二期开发,将结合仙岗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引入更多的文旅业态,推动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 在陈广辉看来,时代前进,城市发展,无不让人强烈地感知,“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才真是“硬竞争”。例如,谭家菜回归故乡,为丹灶美食文化传承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建议,立足“文化富矿”,讲好“谭家菜”故事,继续传承发扬,创新发展,这是餐饮领域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典范。 聚焦二 跨界融合搭建平台,讲好丹灶故事 优秀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又是奔向“诗与远方”的长明航灯。 南海区政协委员、政协丹灶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安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增光提出“艺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建议。他认为推动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跨界合作,探索更多“创造+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有特色和独具南海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将竹编元素开发成“墟游记”文创产品,推动市级非遗罗行竹编文化成为爆款产品等,进一步推动艺术和经济的融合发展。 熊增光还建议,统筹各方力量保护和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大力举办接地气有特色本土民俗活动,加快乡村艺术馆、村史馆建设,推动高雅文化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构建高品质、均等化公共文体服务,真正给市民带来实惠,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注入新活力。 在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守一艺术馆馆长张宇豪看来,要寻找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从内容、科技和媒介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他建议,在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面,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文化、流行元素和载体相融合,通过多元跨界,以全新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出来。例如,通过与其他领域的现代艺术人才合作,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将粤曲、龙舟说唱、十番音乐等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将洪拳、白眉拳等与街舞结合,创造出新颖、时尚的作品,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化的艺术表达进行呈现。 不同的观点,南海区政协委员关其玲认为, 群众文化是大众审美的文化表达,建议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的社区邻里节,把传统节日活动融入其中,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既传承文化习俗,又增进邻里感情。 以“当代之笔”赓续文脉。政协丹灶镇工作委员会主任曾景棉认为,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市场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文化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发展的模式,才能激活南海人文发展的新动能。他还建议,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除了“宏大叙事”,关键还在于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当地经济,融入乡村振兴,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讲好南海故事。 我们相信,南海这座城市带着历史的厚重从古而来,又感应时代的脉搏向新而生,未来将更加朝气蓬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