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里水如何“亮出镇功夫”?里水“委员聚焦”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4-09-27 16:19:48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南海区力争2024年底亿元村居达51个,新增培育4个典型镇、40个典型村,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头号工程,时不我待。奋战“百千万工程”,里水如何“亮出镇功夫”呢?9月26日,一场以“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助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主题的政协里水镇工作委员会“委员聚焦”协商议政活动,在里水镇政府召开。 来自里水辖区内的区政协委员、部门代表汇聚一堂,为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言资政。 提速“百千万工程” 里水有什么底气?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去年以来,里水全镇上下以头号力度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最新的全国镇域经济五百强中,里水排名上升至第七位。202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亿元,工业总产值1467亿元,今年更有望突破500亿元和1500亿元大关,高质量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成绩弥足珍贵,同时也催人奋进。现场,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徐星海通过一个个数据,展现里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头号力度。里水持续增绿扩绿,上半年打造“先锋林”“企业林”等主题林超60个;新引进及落地产业项目20个,投资总额100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增资扩产项目6个,为专精特新企业供地250亩,供地面积增长100%…… “百千万工程”,瞄准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服务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个月,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公布佛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名单,里水镇北沙村、宏岗村、鹤峰村、河村社区入选。 作为里水镇内率先成立村属公司的河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现场,河村社区的党委委员刘立铭介绍,河村今年继续投入约5000万元,建设高标准8层厂房32000平方米,通过三旧改造,集体经济焕发生机,改造项目收益翻5倍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谋变局破困局开新局 里水有什么难题? 当前,“百千万工程”从开局起步进入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新阶段。对于里水来说,这不仅是一项自上而下的任务,更是基于自身发展禀赋、难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 “集体物业交易平台流程复杂繁琐、周期长,对集体物业建设和经济增益有影响;农村停车位紧张,停车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刘立铭直言,河村遇到了发展机遇,但挑战也很多,急需“破题”。
民生普惠均衡工程,是里水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现场,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庆菊坦言,里水常住人口约42万人,没有一间二级医院,里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实体中心,仅设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她尤为担忧,南海区的基层医疗系统尚未建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社区卫生中心仍需分别与上级各个不同的公卫平台进行单独对接,手工录入成本高昂。 基层治理提升工程也是里水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镇海南州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傅宝珠说,创熟积分制实施过程中,积分奖励物资筹集难,单单靠募捐或企业捐赠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群众积分需求,尤其是创熟积分制积分等级,积分公示、居民服务时数等均靠人工登记,且各村居做法不统一,对居民参与创熟有地域限制,对人力资源成本造成压力。 不一样的困难,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大步社区党委委员易燕飞表示,大步引导新乡贤在社区治理、产业发展、公益慈善、乡风文明等领域发挥参谋助手、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激发乡贤“贤”力和“聚”力,助力乡村振兴。但是,乡贤资源挖掘仍然不充分,参与度不高,部分乡贤虽热心家乡建设,但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技能与家乡发展的需求不匹配,导致他们的反哺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成效。 奋战“百千万工程” 里水如何亮功夫? 在这“百千万工程”风正劲足的奋进时节,里水如何突围而行,亮出“镇功夫”? 长期在医卫一线的黄庆菊认为,地处广佛接壤区域的里水镇,已基本建成 15 分钟健康服务圈,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她建议,要立足区域均衡,将社卫机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要加强实体型社卫中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向社区医院方向发展。 对于“百千万工程”中基层治理提升工程,傅宝珠建议增加镇级对于创熟工作的统筹,如创熟联动机制,利用大党委或片区制联动资源,增设创熟专栏,挖掘村(居)亮点和优秀做法给予宣传报道,形成点面结合多点开花模式,帮助全域创熟纵深发展。同时,扩宽创熟资金申报渠道,如开通创熟积分帮扶项目申报,让有需要的村(居)可参与申报项目扶持。为提高创熟积分的效果,建议由镇级开发小程序,供各村居使用,用于群众参与积分申报、积分记录、积分公示、积分兑换、积分宣传等、从而有效帮助社区开源节流,激发积分制的应用。 在易燕飞看来,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为社会治理、人际关系构建、乡风乡约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结合时代需要建设新乡贤文化,对于涵养文明乡风、塑造乡村文明新风貌、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她建议,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需要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宣传教育、平台搭建、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推进中融合,在融合中推进,从而更好推动新乡贤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 现场,来自里水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针对委员们的建言献策,一一回复,干货满满。 新征程上,里水“百千万工程”开创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政协也在发展中追风赶月、从未停歇。政协里水镇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丽敏围绕政协如何更好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提出思考。她表示,政协要用好自身联系广泛、代表性强的特点优势,发挥好政协委员界别代表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学习熟悉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与基层村居、界别群众、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多做解疑释惑、政策宣贯、思想引导工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凝聚人心和力量,将镇党委部署转化为社会各界的行动自觉。 陈丽敏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智力汇集的优势,让广大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持续关注“百千万工程”推进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专项调研、专题协商,广泛收集推进落实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做法、遇到的问题建议,通过提交提案信息等形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