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南海产业如何“破壁”?新一期“委员聚焦”走进仙湖实验室,提了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07 10:26:09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职业教育是南海区2022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南海在学位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集中发力,多措并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南海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建设20个优势特色专业群,100个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制造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使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1万。

 

职业教育与本土产业融合之路如何“破壁”前行?7月4日,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庆添带队调研丹灶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后,参加南海区政协第四期“委员聚焦”活动。

 

聚焦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为南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走进丹灶仙湖实验室开展的“委员聚焦”,政协委员、专家、企业家围绕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职校如何厚“技”薄发等话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助力南海职业教育与本土产业无缝对接。

 

当前,我国正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迎来新发展机遇。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第一次重大修改,为职教发展护航。

 

职校生有没有未来?南海将职业教育列为今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之一,就足以道明真相:有。为做强职业教育,南海出台了《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施方案》,着力共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提升专业群建设发展水平,持续推动校企共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培养了一批“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数据显示,南海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9 所,在校学生约2.2万余人,专业涵盖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9大类。现有高等职业院校5所,在校学生约3.3万余人。“所有高等职业院校都已经开展中高职衔接,实现抱团发展。”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海开放大学副校长陈建城介绍说,这些职业院校向南海输送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为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体系服务。

 

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校长严少青表示,技能人才在南海是非常抢手的“香饽饽”。近三年来, 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有毕业生近4000人,在南海区就业比例在80%左右;毕业五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了10%左右,八成以上创业项目已实现盈利。

 

“技能人才一直在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需要礼遇技能人才。”严少青建言道,社会各界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构建起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让技能人才在南海获得更多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对此,区政协委员、佛山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朝朝深表认同。他表示,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人才概念,导致一些青年不愿意从事技能劳动工作,企业常常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才,“但实际上,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如今的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利好环境。”有着近三十年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的区政协委员、丹灶镇初级中学副校长曾国平也发现,过去很多地区的普高与职高的录取比例基本都是7:3或者6:4,但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高和职高录取比例基本实现5:5。

 

在曾国平看来,学生的成绩必然有高低之分,但在当前背景下,学生和家长转变以往固化的思维,选择合适发展的职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职高需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提升就读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但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实,一直是掣肘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痛点。职校该如何厚“技”薄发?政协委员和教育界专家发出了他们的好声音。

 

实际上,南海不少职业院校都已摸索出较为成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且非常具有“南海特色”。例如,佛山市南海开放大学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丹灶镇、一汽-大众、 佛山市汽车行业协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校企深度融合。

 

“我们会定期输送在校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也会将企业的技术骨干邀请到学校做指导老师,邀请大城工匠、企业家到学校开讲座,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会请行业专家共同研讨。”陈建城介绍说。

 

就在近期,佛山市南海开放大学拟输送120名学生到一汽-大众实习。该校也把博士工作室开到了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发明创造、专业申报等工作。

 

在陈建城看来,这些探索都为南海职教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一方面,学校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才能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走进学校,让技术能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样双向对接,融合发展,才是‘精准’培养人才。”

 

如何激发更多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为南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陈建城从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贡献了金点子。他建议,职业院校方面需要精准对接南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需求。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职院校为引领,带动中职学校,中高一体与所在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探索行业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把行业企业专家请进来,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规范专业建设,指导人才的技术提升。

陈建城还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政府也可以打造职业教育服务性平台,促进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互联互通,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严少青也很期待能与南海本地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去年9月,南海区产教联盟成立,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在此基础上,严少青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助推校企合作,例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凝聚校企合力助力南海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品质彰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职业教育的专业就设置什么课程。”区政协委员、丹灶镇党委副书记冼增强直言,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氢能、机械工程、品牌策划、电子商务、水产品养殖等产业的人才较为紧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丹灶争当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的动力。以丹灶为例,冼增强认为,企业引才要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营造近悦远来的舒适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白天科创+晚上文创”的优越环境;二是坚持构筑以院士为代表的人才集聚区,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全方位的支持;三是坚持扶持人才团队集聚,为技术性人才的配套保驾护航。

 

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关系民生。冼增强建议,要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申办建设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并推动竞赛成绩与职工技能评定、效益工资、职级晋升等有机结合,让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实现有效衔接,真正以完善的体系激活职业教育的源头活水。

区政协委员、政协丹灶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熊增光,是广东安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和高校在技术研发上一直有合作,但还未尝试与高等职校合作。”熊增光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很需要对产品技术研发、自动升级、智能装备等专业精通的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一支堪当大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熊增光透露,该公司正在筹备一个实训基地,基地会请行业内一些顶尖导师给实习生进行授课讲解,传授专业的实操课程。同时会讲解管理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加速打造质效兼优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源’。”熊增光建议,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可以合作建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

徐朝朝也非常支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育,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徐朝朝建议,政府可以建立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融合并重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学历方面的融通,以及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在升学方面的衔接,也需加大支持技能人才的补贴。

 

 “企业要改变人才遴选方向,不能只重学历,更重要的是招聘有能力的人。”徐朝朝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职教“春天”已来。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