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庆添率队以“农用地整理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题,赴九江镇、丹灶镇开展专题调研。
据悉,南海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现代农业园区6个;优质高值鱼养殖面积5.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4.87万亩;农林牧渔业年产值超100亿元。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公告》,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建名单,是珠三角地区唯一入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九江镇和丹灶镇是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要创建范围,地形平坦,水网密度高、水资源优质丰富。
聚焦农用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用地流转与用途调整等情况,调研组先后走访广东宏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九江鱼花科技创新核心区、翰林湖等地,实地考察农用地整理情况,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提及发展瓶颈,九江水产协会会长岑鑛佳表示,如今开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引进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和实验室,要有“设施农地”的指标。他说:“农场要想做得好,需要投入很多硬件设施,才能不断提高规模。作为‘新水产’去投资这个行业,起步得高。”
破题、解题齐头并进,在南海丹灶,当地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更多可能性。此外,丹灶还集约农用地打造万亩农业园。以翰林湖农业公园为例,时下正值翰林花海赏花期,公园中紫罗兰、金鱼草等鲜花盛开,吸引不少游客市民前来打卡。但在8年前,翰林湖片区相对寂寥。
2014年,丹灶镇启动建设翰林湖农业公园,位于公园边上的一些社区通过土地出租方式积极参与公园建设。虽然公园是免费开放的,但随着翰林湖农业公园知名度不断提升,节假日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周边片区的产业发展。
“我们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把平台整合好,让企业有更好的营商环境,也能集聚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同时,科技就是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的发展。镇街要借全区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用好政策,加大农用地的整理力度,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南海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庆添说。
区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夏让波,区政协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锦雄参加了调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