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丨关于后疫情时期稳定我区就业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28 15:18:20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关于后疫情时期稳定我区就业工作的建议 区总工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为了解疫情对我区就业领域的影响,区总工会对区内有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等开展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期为后疫情时期有针对性地实施稳就业举措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范围涵盖制造、住宿餐饮、建筑、交通运输、外贸、文体娱乐、物流、旅游、教育和其他服务业等10个行业中规模不等的4465家企业。其中,制造业3345家,占比74.92%;文体娱乐业329家,占比7.37%;住宿餐饮业218家,占比4.88%;建筑业155家,占比3.47%;物流业、教育业、旅游业、外贸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业合计418家,占比9.36%。据分析,10个行业均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冲击:有131家企业受到影响,面临不同程度的生产、经营等方面困难,有7979名职工遭遇各种就业方面的问题。其中,传统制造业中的服饰、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业受到影响最为直接。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一)企业用工岗位缩减。受疫情影响,国内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产业链不顺,部分企业面临原订单无法按期完成、新订单数量下降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岗位供给,用工状况明显下滑。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和用工比较困难。有相当部分常年用工大户,也不得不阶段性减少用工需求。 (二)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较大,餐饮、旅游、住宿、电影娱乐、教育培训、交通运输等季节性、集聚性较强的行业受到直接影响。这些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即时性”特征,没有消费就没有服务提供,也就没有工作岗位和劳动收入。 (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加大。疫情导致的复工延长、灵活上班、流动人口滞留家乡等“待业”现象,对农民工冲击最为直接。待业时间延长意味着工作时间减少、工资收入下降,加剧心理压力。疫情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毕业去向渠道受阻。大龄低技能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其他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四)疫情倒逼就业进行优化和调整。本次疫情过后,就业结构或将在行业间调整,部分行业如卫生消毒、医疗保健、电商等将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在形成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传统行业发展带来挑战,并加剧结构性失业问题。 三、后疫情时期稳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着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民营企业吸收了大批劳动力就业,是就业岗位主要提供者。疫情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减轻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负担,可采取针对性的阶段性政策,稳定就业存量,助其度过难关。对中小微企业免收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用好用足促进就业创业的补贴政策,给予就业、社保、培训、见习等补贴,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集资、融资等需要。
(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鼓励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创造新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凭借“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民生工程引领市场高速发展契机催生出的整理收纳师、睡眠指导师等新职业、新岗位吸收大批就业;支持劳动者依托美团、饿了么等各类微商电商平台实现一部分就业。二是充分发挥一些低成本、灵活就业的传统岗位优势。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让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和小摊小贩恢复生机,真正“活”起来。三是加大公益岗位的供给。加大消杀防疫、保洁环卫等临时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把岗位补贴和社保政策用好用足,做好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三)优化招用工举措,着力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要持续开展线上招聘工作,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是要增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线上经办能力,统一服务标准和业务流程,提升就业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建立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制度,健全公共招聘信息发布平台,扩大在线办理事项。三是广泛动员各类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机构提供线上信息发布和匹配服务,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网上签约等。四是相关部门可组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各类线上培训平台,上线一批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课程,鼓励引导劳动者参加线上培训,及时给予培训补贴,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四)压实就业工作责任。有关部门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围绕稳就业需要,同向发力,抓紧抓实抓细稳就业各项工作,细化实化扶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就业形势和失业风险监测,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密切关注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动态。完善劳动力调查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预测预警、分级响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属地责任,防范失业风险在产业链、区域间传导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