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南海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19-06-26 17:38:21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抢抓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南海

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民进南海总支

 

2018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品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8-

2020)正式发布,未来3至5年,南海将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力争到2020年,争当全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全省加快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南方教育高地的排头兵,推动南海教育实现从品质教育到品牌教育的跨越。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划强调粤港澳三地的教育融合,着力搭建教育合作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同体,打造南方最具创造力的教育高地,将是确保三地教育事业持续繁荣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要先行。  

“一国两制”下港澳与内地社会制度不同,教育体制与目标、理念存在差异,课程设置以至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要发挥制度长处、实行优势互补,正是大湾区建设的主旨和目标所在,办学形式可以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各适其适,但在人才培养、知识承传、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这些基本教育原则上,两地教育并无什么根本差异与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不同体制、理念和方式正好互为借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并肩发展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潜力深厚,前景光明。港澳教育是西式教育,走在世界前沿,值得南海学习。

    要实现南海教育从品质教育到品牌教育的跨越,港澳教育经验值得借鉴。

    一、南海教育存在的问题

    容置疑,南海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南海的一张名片。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看到南海教育的不足。

(一)基础教育方面

义务教育学位的紧缺已成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是未来大量新引进师资及管理队伍的质量隐患。高中阶段教育亮丽的高考成绩,没有减轻学生、学校的压力,学业竞争和学业压力从高中不断往高中以下学段传导直至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的素质培养难以全面落实,学生、学校的多元发展难以全面落地,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二)职业教育方面

近年来,南海职业教育进步明显。但相对于南海产业发展对人才量与质的需求,南海职业教育略显窘迫,甚至生源都成为一个问题。相对于南海产业规模、经济体量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南海高等职业教育也很不配匹。一方面没有本土高校,二是引进的高校一直没有很好地融入南海。

(三)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方面

同样,南海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社区教育过于分散、终身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区级顶层设计,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属于社区教育的社会培训更是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目前,对涉及中小学生培训的机构整顿效果明显,但对成人教育方面的培训还存在乱象。

二、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促进南海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几点建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实践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的日子越来越近,广东已明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主攻方向和两大突破口,包括佛山在内的大湾区各城市都在谋划各自在大湾区定位。鲁毅书记希望佛山能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在更大空间谋划和推动发展。南海,作为大湾区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区域,也在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黄志豪书记认为,“南海要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有所作为,要明晰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明确南海的发展定位。”“南海可以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明珠。”

    南海教育事业也不例外。面对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南海教育也应该抢抓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南海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一)做好南海教育发展提升的顶层设计

为了让香港、澳门和南海区的学生之间关系更好地融合发展,通过设立南港澳教育合作交流协调小组,加大南港澳教育交流与合作。南港澳三地教育部门制定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的正式协议,为教育交流提供方便与保障。

1、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在省、市相关政策指导下,南港澳三地政府教育部门携手搭建教育沟通平台,让国家民族意识从中小学、幼儿园抓起,渗入人心,赢得民心。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互动活动。增强合作共赢意识、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从小让孩子们意识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粤港澳一家亲,培养孩子们的祖国意识,家国情怀。

 3、配合广东省实施港澳同胞在粤享受国民待遇政策,对港澳学生在南海入读就学方面提供相关政策和方便。

 4、目前港澳与南海中小学校之间已经有少数“姐妹学校”,但在教师的交流学习上配套不足,建议在我区设立一座南港澳教师交流中心,为三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教育政策、交流教学经验的场所。定期举办南港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合作发展论坛。

 5、继续推进我区学校参与香港“视像中国”项目。本项目源自2004年启动的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会资助计划,基于互联网实时视音频技术,组织各地学校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交流、专题学习及文化交流等活动,近年还开展了在线课程探索。推进十多年来,无论从技术应用的经验还是活动的组织方式,都取得良好的进展,对基于远程实时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丰厚的经验与资源积累。在促动跨区域协作学习及教育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6、继续组织我区学校参与“粤港澳促进STEM教育联盟”,一同研究STEM教育如何在粤港澳地区学校教学中实践。组织粤港澳地区中小学教师参加有关STEM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培训;联系实验学校,选择专题项目开展STEM教学试验;组织粤港澳地区中小学进行校际观摩交流,分享专题教学试验成果;合作编写体现地方特色的STEM教育课程教材。

(二)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

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签署《南港澳学校关于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的协议》,在学校管理人员经验交流、教师分享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交流与研讨、家长互访和观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南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1、教育助力,全面统筹,选点突破。中学对接中学,小学对接小学,幼儿园对接幼儿园,对口落实到位,互派优秀教师跟岗交流,学习彼此优点长处。

2、广东利用粤语、潮汕话、客家话优势,选派优秀推普员,培养港澳同胞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开展对口推普工作,人人树立国家意识,有中华民族情怀,既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与时俱进接纳多元文化建设。

 3、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港澳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深入课堂,站稳讲台,传播知识与文明,做新时代的爱心大使、文明使者。接受港澳优秀校长、老师来南海学校挂职交流。

4、我区优质学校与港澳各类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友好学校,加大交往的数量,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祖国亲人彼此的关爱。

5、建立短期交换生制度,让学生互相了解南海和港澳的情况。

(三)借鉴港澳经验,提升南海职业教育

1、推动南港澳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力求在创新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绩。借鉴港澳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打造南港澳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新高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基础研究、推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引进港澳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研究院所、中高职教育机构),创新办学机制(如:混合所有制),完善南海教育生态链,求所在也求所有(股份),为入驻南海的高职院校融入南海创建新模式。

3、建立职教教师互访,学生互访的制度。为港澳职校生来南海实习提供方便。

(四)加大社区教育合作力度    

1、社会教育为校内教育必不可少的延伸和补充,可由区教育局、团区委指导,南海区青少年宫协会与粤港澳社会教育领域的社团、公益教育组织、志愿者组织,共同参与“青年同心圆计划”——南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合作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2、与香港创新教育学会、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科技教育协会等友好兄弟协会成立南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联盟。探索形成南港澳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和联络机制,共同建立南港澳青少年社会教育领域专家人才智库,适时共同策划重大活动项目,推动经验交流和主题展演等,发展科创教育,促进优势资源共享及合作共赢,推动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3、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4、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青少年的交流:

  (1)开展各种各类的体育赛事:球类比赛、棋类比赛、青少年暑期运动会等。

  (2)开展各种各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手拉手活动以及爱护母亲河等各类公益活动。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文化交流,开设各种论坛、讲堂等。

 4)在南海的古村落,建立港澳籍南海后裔学生乡愁基地、农业休闲旅游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基地、佛山秋色艺术手工制作基地,针对港澳学生设立岭南文化南海乡愁旅游线路。

    (五)发挥港澳籍南海乡贤的作用,促进教育交流 

    1、要继续发挥港澳籍南海乡贤的作用,捐资助学,牵线搭桥促进教育交流。南海不少乡贤热心慈善助学,促进南海与香港的教育交流,促成南海与香港多所学校缔结“姐妹学校”。推动香港、澳门、南海三地的学生进行结对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南海,喜欢南海。将港澳的名校老师带来南海参观,同时也把家乡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们带去香港培训学习。香港校长、老师、学生对祖国增添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2、由港澳乡贤上门“传经送宝”促教育观念转变,引导学生成才。对于生于南海、长于南海的港澳人,心中总怀着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情。组织港澳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回南海观看龙舟,到我区小学、中学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家长义工协助学校的经验,上门“传经送宝”,促进内地教育观念的转变。邀请了南海杰出乡亲与南海学生分享他们的人生、创业经历,激励南海年青一代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