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天,他都要用一两个小时到后厨炒菜,还会亲自到鱼池检查食材是否新鲜。穿着朴素,待人亲和,有谁能想到他已是坐拥近亿资产,管理上千员工的南海饮食界“大咖(值得称道和尊敬的人)”吴荣开呢?
“我本来是学建筑的,接触饮食非常偶然。”佛山市南海旺阁渔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荣开笑称自己是无意间走上饮食这条路。17岁出道,从卖鱼仔到企业家,摸爬滚打20多年后,他坐在自己一手缔造的“旺阁渔村”饮食王府里,风轻云淡地讲述这些年来的“逐梦记”。
赚了40万,返乡勇创业
1989年,吴荣开只身闯荡广州,偶然认识一位做饮食的朋友。当时他已在夜校考取了电工证,于是,甫一入行,吴荣开做的是和饮食毫不相关的电工。“后来,老板看我工作卖力,让我去当采购助理。”
两年后,踏实肯干的吴荣开再次得到老板赏识,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当时酒家的海鲜池要承包出来,老板让我接手。”吴荣开说,老板一声令下,自己毫不犹豫地砸下2000元当起卖鱼仔,“这已经是我当时的全部身家。”
“做了一年卖鱼仔,我赚了40多万元。但是这个圈子太乱,我梦想安稳的生活,看别人开饭馆很好,所以我也回家开饭馆了。”
1993年3月,吴荣开带着这笔钱回到家乡西樵,开起人生的第一家饭馆——只有7张台的乡间大排档“旺阁渔村”。
创业失败,立军令状再起家
由于没有饮食管理经验,第一家旺阁渔村在开业首月,就因经营不善歇业,积蓄落得“一子不剩”。
“失业”后的吴荣开在亲友不信任的眼光中反倒静下心来,他和父母商量再三,立下“军令状”——再失败,就老老实实去打工。
原来,回乡前,吴荣开在广州留下一个鱼档,交给弟弟帮手经营,每月都有一定收入。一个月后,旺阁渔村再次开张。
重新开业后,吴荣开这次亲自下厨和大师傅学习厨艺,所有菜色亲自定价,费尽心思留住客人的胃和心。半年后,旺阁渔村转亏为盈,到1994年4月左右,吴荣开赚了10万元。
用这笔钱,他购置了四台空调,完善饭馆硬件,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后,旺阁渔村每天的营业额甚至可冲到10万元,一年下来净赚100多万元。
二次创业,吴荣开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勇于逐梦,敢给自己“洗牌”
逐梦的人,是生活的冒险家。“不能在小城镇里满足,我要和城里的大师傅学艺”。2000年,吴荣开在一块荒地上,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建起旺阁渔村平洲店。
说起自己的成功秘笈,吴荣开笑着说:“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心态很重要,不能对成就沾沾自喜,从思想上就要敢于给自己‘洗牌’。”
如今事业有成的吴荣开,也是南海公益事业的“名人”,在义卖、公益活动中经常有他的身影,他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打工仔,青年时我为了帮补家计,初二开始就到工地做搬运,也没钱读大学。”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截至目前,吴荣开已资助了50多个贫困学子重返校园。
对话逐梦人
失败了认命是最可怕的
记者:从底层打拼到现在,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吴荣开:对自己、家人负责任的态度。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
记者:这么多年的逐梦经历,您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吴荣开:年轻人,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认命。这些年创业只有两个字“辛苦”,但是很庆幸我没有入错行,是这一行让我改头换面。以前脾气暴躁,现在慢慢磨砺让自己懂得谦卑、待人诚恳。
记者: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吴荣开:计划在西樵开一个广府粤菜博览馆,将饮食文化传播出去。也计划将饮食文化带入各类人群,变成雅俗共赏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