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南商微企融资难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5-08 09:12:44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正视南商微企融资难的问题

南海区工商联  民建南海总支

 

    当前,南海区14万多家工商企业中,有近10万家为中小微企业,占南海区工业企业数90%以上。据统计,中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5%,贡献了南海区7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微企业是南海经济壮大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南商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融资环境始终是制约南海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为缓解融资困境,促进资本的合理运作,推动民营小微企业持续发展,20138月初,民建南海总支联合南海区政协办公室、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成员小组,针对我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人民银行南海支行、南海农商行盐步支行、广东新安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钜铭商务资讯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海区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当前南海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融资局限大,金融创新未完善

1、银行信贷门槛高。南海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途径,但由于银行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和评估体系,门槛高、手续繁琐,且一般以抵押物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为主,难以适应南海民营企业“租地建厂”和贷款“资金小、时效短、还贷长”等特点。虽然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所获贷款非常有限。据内部统计,2012年初至20135月末,农业银行南海分行信贷累计投放总量439.32亿元,其中投放给中小企业315.71亿,占比71.86%。而小微企业贷款86.76亿元,占20%。今年以来小微企业取得信贷的客户数为369户。2010年至20135月末,中小企业在南海农商银行成功贷款总户数5483户,贷款总额数为957.95亿元。其中今年以来累计投放186.57亿,中小企业信贷客户数共计1767户。可见,银行传统信贷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力度上存在一定差距。

2、内源融资金额有限。通过自筹、股东出资等内源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数额有限,难以满足企业持续的资金需求。

3、民间借贷风险巨大。民间借贷资金对企业而言都是债务,且利率比银行信贷高50%以上,从而使得企业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债务越来越重。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就造成社会资金在债务链中逐利循环,实质上是给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可见,民间借贷,利息高借期短,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正确引导,导致其融资成本和风险过高,同样难以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金融创新仍在发展中。近年南海区在融资渠道上进行了不少尝试和创新,如打造金融高新区、大力引进各种微金融企业等。但是一方面,企业对新兴的融资渠道并不熟悉,融资观念较为传统,多渠道融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这些微金融企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完善的管理和较高的融资成本使中小微企业家难以接受。

(二)传统行业融资成本高,新兴行业筹集资金难

南海民营企业的特点是“星星多月亮少”,行业分布广,以五金加工、内衣、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各种成本价格的上涨,这些传统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或是淘汰转移的压力,加上行业不景气、生产规模缩减、利润空间减少、融资成本上涨等因素,令不少南海民营企业陷入了亟需资金周转但又无力融资的两难困境。而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转型升级,经营更加困难,又进一步影响银行的评估,增加融资难度。

与此同时,高新行业也因自身的特点导致融资难,高新行业多属于都市型产业,具有技术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生产价值不确定、回报慢等特点,加上企业缺乏如土地、房产、大型机械设备等一般抵押物,难以通过传统贷款渠道获得资金。

(三)企业经营管理观念落后,信誉积累不足导致融资难

一方面,南海以小微企业居多,单位生产规模小,多为家族经营,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长期发展规划,存在着经营业务不明确、财务报表不规范、发展规划不充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评估;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不注重信誉的积累,如小微企业实行多行开户、多行结算,分散了其在银行的信用积累。民营中小微企业不规范的经营管理以及诚信体系的缺失,增加了银行对其经营状况的质疑,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审核放贷,导致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惜贷”甚至“恐贷”,这就导致了目前很多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

(四)政府扶持政策受众有限,小微企业经济地位尴尬

我区小微企业数量多、行业广、分散性强,且众多中小微企业当前正处于升级转型紧、用工成本大、新老交接累、贷款融资难的时期,虽然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四轮驱动”中“促民营经济”计划、“千人民企大会”、“北斗星计划”、“民营经济20条”、“一企一策”、“一企一组”、“南商再出发”、“南商学院”、“南商研究院”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为民企发展增添了动力,但因当前的困境导致了许多民营小微企业难以真切地感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民营小微企业一方面为资金所困,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威胁。前有虎后有狼的生存环境导致南海现有的大部分传统小微企业经济地位尴尬,产生发展方向不明朗、升级转型不坚定等问题。

二、缓解南海区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对于缓解南海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展民间小额借贷平台。相对于商业银行严格而繁琐的审核手续,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本地化的服务,因而更加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困境。目前南海区共有14家小额贷款公司,然而全区小微企业数量有近10万,可以说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有必要推动更多的民间小额借贷公司的设立。

由于受信贷规模控制、税负过高等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遇到瓶颈,如小额贷款公司需缴纳5.56%的营业税及附加税,25%的企业所得税,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机构仅需缴纳3.3%的营业税及附加税、12.5%的企业所得税,在市场竞争中,小额贷款公司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使这些民间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更健康地发展,并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对民间小额借贷公司的外部监管机制,引导其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其加以扶持,以降低小微企业到民间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成本,从而有利于引导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比如,在“南海民间金融街”建设、示范之下,向前细化发展,推动区工商联、区各商会,探索由商会发起成立“南商银行”等;建立行业商会互助基金,帮助企业会员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等。

(二)创新企业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作用,通过提供定向融资、股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和有关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融资、交易等服务。

1、将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非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和非上市证券交易平台。

2、对于业已成立运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行业商会担保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则应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培训、指导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这些金融产品。

3、大力引导民间融资机构加强对信贷产品、抵(质)押方式等的研发和推广,深化小微企业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抵押资产范围,如尝试把三水区成功推行的“政银保”做法推广到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又如支持开展股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质押贷款业务,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再如力推企业信用贷款,形成专项投放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构建企业信息平台。由于南海民营企业“星星多,月亮少”的特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数量很大,金额较小,而金融机构的资源有限,无法为了小额贷款而花费人力物力对那么多的企业进行评估。因此,很有必要构建南海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从而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快地获得企业的可靠信息,促进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方便企业更快地获得贷款。

企业信息平台是企业成长性、科技含量以及企业信用等级的认定及确认平台。可跨部门联合行业商会、工商、质监、司法及各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共同建设。这些中介组织包括在风投行业为鉴别风险企业资质和先进性而设立的标准认证机构,为评估风险企业科技成果和无形资产等知识产权而设立的估值机构,为评价项目技术先进性、产业化进度、盈利水平、生命周期等而设立的市场潜力评价调查机构,为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中介机构,其他还有行业自律管理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法律咨询顾问、会计审计服务机构等。有了企业信息平台,一方面,企业可以在信息平台上提供自身的相关信息,方便金融机构的审核;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有需要时可申请查询企业信息,从而提高效率,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信息管理。

(四)超前建设电商平台。电子商务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增长并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易以及节能环保的营销方式。对南海区的小微企业而言,无论是五金、内衣、鞋业等传统产业,还是汽配、LED照明等新兴产业,开启电子商务都是其“再出发”的有效途径。

1、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优惠待遇,引导国内知名电商巨头及物流企业进入南海。

2、扩大电商服务平台,为本区小微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电商搭桥牵线,为企业开拓销路的同时减少企业进入电商市场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从而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