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碧水保卫战”,如何再攻坚?
发布时间:2024-06-13 11:54:28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907条河涌,纵横交织出南海水乡的地域风貌,也承受着工业发展浪潮中的污染之苦。多年来,南海在治水之路上不断挺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日益步入深水区。
当前南海这场“碧水保卫战”,难在何处?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重发力?6月6日,南海区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暨 “学习厦门筼筜湖综合治理经验,推动南海治水提质增效”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在狮山大浩湖畔举行,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共聚一堂,为南海治水建言献策。

 

在东平河游了十年泳他感受着南海水质变化

“从2014年至今,我已在东平河里游了10年的泳,真切感受着水质的改善。”南海区政协常委、佛山菜根产业园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佛山市基金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万寅说,他热爱游泳,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或旅游,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当地的公开水域游上一次。在佛山,他“定点”东平河游泳,不时可以看到野鸟在河面盘旋、嬉戏。2020年还曾出现过中华白海豚。而他工作所在地创投小镇,周边有三圣河、宝翠涌,每天都可以看到周边的居民在河涌边钓鱼、玩耍干净的水环境,让周边的居民都时不时在附近钓鱼玩耍,“这些都是总体水质改善的佐证。”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南海区政协委员、桂城街道夏东社区党委委员黄文昶感受更深。以前村民走过河边都要掩着鼻子,甚至有村民因此搬离社区。经过多年治理,水环境明显改善后,现在村民扒龙舟的热情越发高涨,“再也不怕掉到水里了,以前搬出去住的人也陆续回来了。”南海作为岭南水乡,全区河网密布,主、支干河涌达159条,加上毛细涌,数量可观。全区水域面积超20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0%。85%的乡村被水网覆盖。桑基鱼塘、龙舟竞赛等带着水的文化特征,已融入南海的历史、生活和文化中。可以说,水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南海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关系到南海城市发展的底色、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基于此,南海区于2008年成立了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和汾江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全面拉开水环境治理大幕。走过16年的治水“长征路”,截至今年3月,南海全区累计建成污水管网约2949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合计122万吨,每日污水处理设施网络基本建成。2023年,南海水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0.45,同比2021年下降10%,同比2017年下降48.9%。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市考断面、主干河涌达标率逐年上升。九江镇水环境质量连续2年位列全市32个镇街首位。

 

“动脉好治,毛细血管难治”南海部分流域治理难度“国内最高”

水质的改善,肉眼可见,但距离绿美南海的要求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中心研究室主任朱家亮认为,如果从技术的角度看,南海的治水早已经从大动脉进入到毛细血管,“动脉好治,毛细血管不好治。”在他看来,南海村居密布、工业发达,且工业企业在大空间上很分散,同时小范围内又集中了很多的工厂和人口,生活、生产强度大。另一方面,南海很多地方属于典型的珠三角平原河网区,小支涌众多。如北村水系200多平方公里内,就有超过230条支毛涌,加上有潮汐来回回荡,存在水系密度大、排水去向复杂、断头涌多的问题。上有高强度排污,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我个人认为南海的一些流域属于国内水环境治理难度最大的地方。”朱家亮表示,除此之外,南海还存在很多看不到的暗涵,也就是已经加盖的排水渠,其中的排污难以溯源和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南海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主委、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耕地保护股股长张梦阳认为,南海要借鉴筼筜湖系统治理经验,坚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打好“接力赛”,才能把治水工作做好。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斌表示认可。在他看来,治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科学、有效治水,就一定要树立数字化治理的思维,通过分步骤建设全区治水智慧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重大作用,统筹、指导治水、活水、调水工作的开展。除上述措施外,黄文昶结合社区工作经验,建议基层村(社区)可以利用集体资金推进治理,如鼓励各经济社有效利用集体收入中的公积公益金,专项用于河涌清淤、河岸保洁、生态浮岛等微治理项目;引导各村(社区)根据自身实际,订立河湖保护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在水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等,推进水治理工作。

 

以系统思维推进治水工作重点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各位委员、专家对南海治水问题的分析到位,提出的措施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表示,接下来将研究、落实好委员、专家意见和建议,推动治水工作提质增效。据其介绍,今年南海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把“毛细血管”打通,实现精细化管理。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起“全民治水”的理念,发动园区、企业、村(社区)等不同主体投入到治水工作中。同时,同步推进新截污管网建设和已有截污管网的运营维护,并将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运用到治水工作中,提升水环境治理的成效。“水污染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因应发展水平、市民需求,推动治水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海区政协党组书记刘光辉表示,南海是岭南水乡,水与南海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水环境污染严重,就算收入再高,南海人的幸福指数也不会高。因此,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南海治水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南海要用系统思维推进治水工作,重点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治理与发展的关系、治理与生态的关系及治理与运营的关系,变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为提前规划、系统治理、全民治水。在治理中要兼顾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干支流、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等各方面的关系,避免产生次生灾害。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提升治水质量和效率。“政协工作,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刘光辉表示,近年来,南海区政协积极通过组织委员视察、开展调研协商、提交提案信息等形式,为治水工作提供助力。接下来区政协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围绕中心,深化调研工作,强化问题导向,为区委、区政府科学治水提供更多决策参考信息。同时借助政协平台,把社会各方面、各界别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南海治水的更大合力,“让绿美南海指日可待!”当天的南海区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还审议通过刘光辉为区政协十四届委员。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4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