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眼大旅游 做强大产业 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8-11 11:17:22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在节假日外出旅行。佛山市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产业规模、景区品质、行业服务和旅游形象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佛山市各区各镇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5A景区西樵山、南海影视城、祖庙等等著名景点。201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28万人次,同比增长5.83%;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253万人次,同比增长6.03%;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988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总收入546.29亿元,增长10.0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61.37亿元,增长11.3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7548.13万美元,增长3.07%。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为 6.83 %;旅游增加值245.83 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07%,占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12 %。从整体上看,我市旅游产业尽管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却仍以观光游览的传统模式为主,要实现向观光、休闲、度假的多重组合转型升级,把佛山培育成特色鲜明、精品集聚的旅游目的地,还面临不少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产业发展合力尚待加强。从全市层面看,对旅游业关联性、带动性、可持续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到位,大旅游的产业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合力兴旅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全市上下把旅游摆在全局工作位置、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的共识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旅游企业小而弱,龙头企业数量少,引领作用不明显。整个旅游行业虽然总收入持续增加,但利润率却逐步下降。旅游企业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竞争性较弱,普遍缺乏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经济效益不高。 (三)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企业大多只是依靠旅游景点来吸引顾客,旅游产品多属于初级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产品组合缺乏深度和广度,未能把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业。 (四)旅游要素和功能配套亟待完善。各镇街景点分散,相配套的住宿、娱乐、餐饮服务和交通网络等严重滞后,“短腿”现象明显。 二、做大做强佛山旅游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突破发展理念,支撑产业新发展。要增强发展、富民、创新、品牌的产业发展新理念,把旅游作为一个战略性、支柱性的大产业来发展,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善于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彰显特色,强化品牌,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坚持把握产业发展新态势,推动我市旅游实现四个转型:即从“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旅游”转型,从“景区旅游”向“全城旅游”转型,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转型。 (二)突破发展格局,描绘产业新面貌。一要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市旅游工作委员会职能,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建市风景旅游开发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开展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集团公司。二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西樵山、听音湖旅游开发,结合各镇街产业特色打造“珠三角文化商务旅游新模式”;大力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乡村旅游点,挖掘乡村特色,利用好乡村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策划并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助推“全城旅游,全域景区”建设。 (三)突破营销模式,树立旅游新形象。借鉴长三角的商旅模式,将各镇特色产业融入到旅游中,建立整合营销联动机制。通过整合市内宣传资源,实施佛山旅游大营销战略,巩固推广渠道,拓展营销平台,丰富宣传推广手段和内容。采用“引”和“推”的方法,促进景点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走同业合力、异业联盟的整合营销之路。 (四)突破服务品质,打造旅游新环境。一要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开通火车站、客运中心至各景区公交专线,提高通景公路的便捷性。深入推进多城同创,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助力“全城旅游”工作。二要完善行业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抓好星级饭店、A级景区、星级旅行社的评定、复核,以及旅游推荐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旅游企业品质提升计划,不断壮大星级饭店、星级餐馆、星级旅行社队伍。三要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全市旅游环境,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督促旅游企业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使没来佛山的向往佛山,来到佛山的爱上佛山,离开佛山的推荐佛山。
|
 |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邮编:528200;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19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0910285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