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内涝防治的几点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5-10-29 15:00:48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我市内涝防治的几点对策建议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佛山市地处珠三角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2.5℃,年降雨量1681.2毫米(三水1688.7毫米,南海1677.4毫米,顺德1677.6毫米),年平均雨日 146.5天。雨季集中在4~9月,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佛山的夏季盛吹偏南风,丰沛的水汽随南风源源不断输送到上空,为夏季降雨提供有利条件。5、6月份是佛山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6~10月又是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的主要时段。据统计,平均每年有5~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登陆广东的也有3~4个,占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个数的4成。因此夏季是雷暴和热带气旋肆虐的季节,全年中50%~60%的雨水都下在这个时候,毫无羁绊的雨伴着狂虐的风,往往形成严重的灾害。

     二、城市内涝的原因

    (一)异常气候变化导致暴雨频发

气候变化导致我市极端天气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相应增加,各种极端气候及灾害事件中,从城市角度考虑,极端降雨发生得最为频繁,影响最为严重。极端降雨事件因其降雨时段集中,降水强度大,常引起城市内涝,就像这段时间的极端降雨,导致我市很多地区发生内涝,水漫到了膝盖,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二)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地表径流的增大,加剧了城市内涝

在佛山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不断对下垫面状况进行反反复复的改造,填平河湖,建房修路,不断增加建筑密度扩大建成区域,导致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使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透量减少,相应的地表径流增大;城市的建筑扩张,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他用,降低了对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这些都对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构成压力。

    (三)城市建设长期“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系统规划跟不上城市化步伐

首先,城市管网的不完善是导致内涝的重要原因,城市开发总是以中心区慢慢向周边辐射,城市规划部门也不能完全预料到城市发展的最终程度,在管道建设初期,周边区域没有完全规划好,导致排水系统的建设无法一步到位。后来,随着新开发区域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以前的排水管网显然不能满足急剧膨胀的排水需求。因此城市前期整体规划必须对城市水系有较全面的调查,对城市未来发展走势有较准确的预测,从而达到合理布设排水管网的目的。

其次,给排水管网设计和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和人口迁移的步伐,给排水管网是城市最为基本的民生设施,其运行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宽敞的道路、漂亮的街心公园、引人注目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不同的是,给排水管道都是在地下,其畅通与否,在不出现暴雨的情况下往往对城市的美观不会造成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建设投资巨大,并且这些投资并不能给所在地区带来后续GDP的增长。正因为如此,这些重要的民生设施往往会被各级政府忽视。其次,城市老城区管道改造由于牵涉到众多部门,电信、给水、燃气等管线都位于排水管道内,改造城市给排水管网需要众多部门协调合作,多部门协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并且管道开挖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所以在老城区进行管网改造是一项极为困难。

    (四)市民的不文明习惯

    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这主要是指一些人为图方便,将垃圾倾入排水管网,造成管网的人为堵塞。国内很多城市的老城区都是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城市中最容易发生排水管道堵塞的地方是餐饮业集中地区,餐饮业清洗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菜叶、瓜果皮、动物毛皮等,这些物质和排放的油脂混合,经长期堆积,就会形成极为黏

稠、发酵膨胀的物质,严重阻塞管道。

    三、城市内涝防治的几点对策

(一)通过修建排涝站,增强排涝能力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每当汛期和极端降雨时段,北江和西江水位上涨,加上洪潮水顶托,自排能力较弱,原行洪区河道被占用缩窄或覆盖,其行洪能力大大减弱,很难完全依靠自排进行泄洪,因此,建议根据需要修建排涝站,对内涝洪水进行抢排。

    (二)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城市地表下渗和调洪能力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修建城市雨水渗透设施的力度,围绕城市中道路、绿地、广场等下垫面的特点,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保留绿地面积,城市道路及硬化地面采用透水材料,配套渗沟、渗井等增渗设备,逐步恢复城市雨水下渗能力,让降雨尽可能渗入地下;城市规划建设中还应该保留足够的湿地、低凹地、鱼塘和湖泊,避免破坏城市天然蓄洪调洪能力,对老城区,应当因地制宜修建人工调蓄工程恢复城市调洪蓄洪能力,如降低操场、公园的高度,降雨时作为临时蓄水池,修筑大型地下水库、地下河、增加城市暴雨的调蓄能力;同时可以结合城市雨洪调蓄设施,充分利用雨洪资源进行灌溉、绿化、消防、道路冲洗等,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又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三)建立城市排水系统GIS数据库

我市的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不一、结构复杂,特别是很多城市存在老城区和城中村现象,这些区域排水管网错综复杂,排水管网数据甚至连水务局都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当发生内涝灾害时无法找到症结根源。建立详细的排水管网数据库并实时监控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外很多城市构建了基于GIS系统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这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GIS系统与分布在管网内部的传感系统结合,当暴雨发生时,实时监测排水管网的水压异常并报警,为排水管网抢修提供宝贵的时间从而避免水涝灾害的进一步放大。

    (四)应建立汛前检查机制进行全面排查内涝隐患

    在洪汛前期,佛山市三防办应组织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开展防汛检查和汛前准备工作,重点检查箱涵、排水管网、雨水井、检查井、明渠、出水口等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清淤养护队伍是否落实;检查住宅小区、低洼地段、农贸市场、地下设施及往年积水点、隐患点的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整改是否到位;检查河道是否淤积、影响行洪的障碍物是否清除;检修排涝泵站(含闸门、启闭机等)电器设备,确保汛期正常运行等工作。

(五)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建议加强对城市内涝的危害等宣传,广泛宣传城市排水设施的作用及意义,强化市民防治内涝意识,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爱护、保护排水设施,防止市民乱扔乱放生活垃圾,减少人为淤堵管道现象。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邮编:528200;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19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0910285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