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善用发展机遇,加快创建特色化产业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18-06-07 10:03:04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善用发展机遇,加快创建特色化产业服务体系

——南海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民盟南海总支  

 

中国又一次走进新时代。政商格局在变,城市格局在变,产业发展也在变。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贸区、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广佛“超级城市”、高铁及轨道交通时代等交织而成的“超级风口”下,南海积极抢抓时代机遇,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广州联手打造广佛超级城市共同参与全球竞争,致力成为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目前,南海已有3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还拥有上市企业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拥有10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全区拥有20万户各类市场主体。在南海当下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科技服务业更需要求新求变,创建特色化产业服务体系“品牌南海”建设增质提速。

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据测算,科技服务每创造一个单位的收益,能为服务对象带来5个单位以上的收益增加或成本、交易的降低,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正向宏观和溢出效应。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从业态上可分为核心层(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支撑层(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软件和信息技术)和媒介层(科普、综合科技服务、科技媒体),整体构成一个服务生态系统。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加速融合、分工不断细化所形成的产业门类,它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随着全球进入创新时代,科技服务业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因为科技服务业不仅是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连接创新主体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支撑力量。

走进发展的新时代,南海亟需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产业,构建特色化产业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一、探索试水:直面南海科技服务的现实“短板”

南海的科技服务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领域。但相对于南海众多企业的需求来说,科技服务类机构和企业相对偏少,科技服务也成为困扰南海科技工作的“短板”。事实上,为打造科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南海近年来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例如,引进大学、高等院校以及国家级研发机构在南海区内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就不少于8个。然而,这些公共服务平台更多是由政府主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和市场真正的需求还是有一定距离。

2016年开始,南海区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与扶持。其中,在南海公布的高企培育政策中专门对科技服务机构提出奖励措施,调动机构辅导的积极性。为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南海区对科技中介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符合要求的专利代理机构,最高可获得40万元的业务扶持资金,而对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提供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的单位,最高分别可获得50万元和20万元的扶持。此外,南海区还设置了总额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鼓励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成功辅导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介机构,每认定1家将获得3万元奖励。

探索建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吸纳科技服务业机构进驻,打通科技与市场间的对接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3月,南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大楼正式启用,首批19家科技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上百名从业人员进驻,打造南海的“科技超市”,集聚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科技金融、科技评估等多种类型的科技服务机构,帮助科学技术成果资源与本地企业的实际生产对接。南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从中尝到了甜头。2016年,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388家,同比增长93.8%。南海的高企数量534家,总数排在全市第一位,南海的增长率是86.1%。534家高企的总产值已超过700亿元,平均年增速超过10%,优于GDP的增速,高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

科技服务机构就像一根线,把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珠子”连接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南海建立起提供全链条服务的科技服务集聚区,有利于外来的企业和项目快速找到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对接,加强落户南海的信心。佛山市科技局也已批准把这个集聚区作为佛山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的金融服务核心区、人才核心区。南海希望通过物理载体的支持、政策能量的释放、服务资源的联动,以及供需信息的匹配对接,将技术研发、专利运营和高企认定等工作融合在一起,大力提升全区的科技服务综合能力。

在集聚区载体硬件建设的同时,南海还加快集聚区软服务的配套,包括不断完善科技联络员、专利特派员、专利管理师三支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开发企业知识产权调查数据库,对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分片区开展企业调查并把调查数据录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企业和专业服务、项目扶持的精准对接,为南海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二、聚变之道:思考破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科技服务业是打造经济升级版亟待打开的新领域,新时期的科技服务业如何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打开视界,做深层的思考,寻求科技服务发展的聚变之道。

(一)如何破除信息孤岛,强化共享及社会性协作

现在的科技服务,难以感知实际问题或者难以做到主动挖掘服务需求,难以带动资本的投入,缺乏大量的高端人才资源。其根源就在于无论科技服务对象,还是科技服务机构,都存在数据和信息公开不够,共享程度不足,致使问题情景难以被感知或有效辨识,科技服务能力和资源需求也难以做到社会性共享,很多适合提供科技服务的高端人才被体制锁定在一个个“格子”中,释放不出来他们的积极性和服务力。

未来的科技服务,不仅是服务能力,而且是服务对象或者服务市场都将是国际性的。尤其是“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带来的绝不只是货物的加速流通和产能或工程建设能力的“走出去”,更会进一步带来科技服务业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此,就存在一个如何利用全球性的科技服务资源来形成高端科技服务力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使那些战略性或通识型人才得以很好解放与组团,与企业、机构形成命运与发展共同体,以综合性的科技服务来带动和整合各项专业性的科技服务。

(二)如何培育和扶植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力量

从目前南海来讲,科技服务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扩大市场站稳脚跟。现在所需要的是在新的形势下提升内在素质和整体服务水平,以及需要在知识管理和战略组团等方面开始新的科技服务境界进取。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服务机构注册运营,但科技服务机构本身的更新换代或演化提升又凸显在我们面前。

这么多年以来,科技服务多是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而从事综合科技服务的机构比较少。我们在科技服务事业上,已经初具规模和初见成效,现在正是一个出现领导型机构的时代,特别需要“王者”的出现来为科技创新、经济升级和社会进步提供战略性的服务。所谓“王者”,就是科技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的领导者,是众多中小型科技服务机构的带动与整合者。对于区域中心来讲,都需要培育和打造具有较高领导力的战略性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区域性甚至区域间高水平的较为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

(三)如何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现在的科技服务处于比较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链,难以为客户提供全面、全程、高端的科技服务。形成一个科技服务链,是指在发掘需求、创意策划、驾驭资本和创新创业等环节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如果我们在规划中,只是注重具体的科技服务业态如何细化落实,而忽略或者根本做不到科技服务链条的构造或营建,那也是一个缺乏整体观念的“落实”,是缺乏新境界朝向的“贯彻”。

不少人在科技服务的概念或总体定义上还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凡用科技手段提供的服务就算科技服务。如今哪一种服务能够离开科技手段?还有人狭隘地认为对科技研发和转化应用提供的服务就是科技服务,其实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了一个“8+1”的内容,即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都属于科技服务的范畴。

促进综合科技服务发展,需要引进在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服务行之有效的一种概念——“高科技价值链”。高科技价值链包括五个相接连的环节: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创意(Idea)、创新(Innovation)、产品开发与营销(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如何在大数据、云服务时代运用“高科技价值链”的思想方法来建设和体现一种全链条的科技服务能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南海科技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破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需要大视野、新思维、活平台。从南海的产业发展来看,要“全链条视野”构建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市场导向,以“供需双视角”聚焦科技服务业的关键问题,挖掘需求潜力、提升供给能力,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服务企业的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支持;用“互联网思维”研判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打造面向产业集聚和企业需求的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跨领域、区域融合的“互联网+”科技服务子系统。

(一)强化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实践表明,科技服务业通过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组织有关专家总结、推广国际国内相关先行经验,并对以往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形成促进南海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以建设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劵、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政策,促进企业与创新平台的对接,做强做大科技服务业。二是理顺关系与厘清职责。在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的同时,要理顺政府与科技服务机构的相互关系,为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保障科技服务能够按照市场规律科学高效的运作。南海的目标,不止于网罗服务机构,更在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最强大的金融财务支持、人才团队支持、商业运营支持、法律人文支持,形成强势的产品、强势的产业。三是规范行业秩序。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南海区科技服务业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和信誉评价体系,保障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四是强化人才培养。持续推进“蓝海人才计划”,吸引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落户。发挥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功能,为南海区培育一批适合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的优势,加快培养一批专利管理师,提升企业管理、运用、保护强知识产权的能力,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稳步推进。

(二)善用发展机遇,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科技服务业本质上是以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为基础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等地也大量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2017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提出要把沿海经济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拓展区域。这是指导沿海经济带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该规划,南海区属于珠三角沿海片区,其中规划提出“佛山南海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合作平台建设。对南海来说,这是重大发展机遇。我们既要立足于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平台优势,更要抓住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合作平台建设契机,进一步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加快建设能够满足本土产业需求、功能错位、优势互补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同时,还应当在集聚区内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此来推进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使得稀缺的科技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高科技创新转化效率。

(三)更加精准定位,加快与本土的主导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由于发展基础和城市能级的不同,我区科技服务业的综合实力还难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想要超越更难以实现。所以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准定位,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机构抓住打造具有国家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围绕先进制造产业开展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从而在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某一细分产业领域确立和巩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科技服务业与本土主导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同时,鼓励科技服务机构抓住全球技术转移日益活跃的战略机遇,通过与国际组织、国外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还应当引进国外著名科技服务机构来南海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本土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运营等方式整合国际科技服务业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