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重视“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南海综合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8-06-07 09:50:38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重视“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改革  

提升南海综合竞争力

农工党南海总支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迫切需要的就是拥有各类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越来越凸显,一方面企业出高薪无法聘请到适合的就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及低学历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为妥善解决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使政府人才政策能达到良好的引才育才效果,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人才战略目标、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发展平台、政策扶持体系、人才体制机制这五个方面高度契合。

一、“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及新时期人才战略的反思与改革

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实践中,社会人力资源的供给及其结构性调整与优化刻不容缓。创新驱动中的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更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随着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已成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当下,我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水平,既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也是检验创新驱动战略执行效果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重要尺度。考虑到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迫切需要和各种传统与新生的阻力和障碍,我区企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同其他发达地区、先进地位的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人才就业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和永恒主题。在人才就业市场中,高校是人才就业市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用人单位则是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端。人才就业市场是围绕毕业生就业创业而发生的市场活动和市场行为,是按照市场机制对毕业生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调节毕业生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劳动力市场形式。人才就业市场遵循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市场基本规律。人才就业市场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高层次人力资本供给能力的瓶颈。供给与需求割裂、脱节,是人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当前,人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类型结构性矛盾、层次结构性矛盾、专业结构性矛盾。1、类型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在: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来看,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主导,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现实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产能不足”和理论学术型人才培养“产能过剩”,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人才供给类型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其次,应用型人力资本的生产与供应难以满足产业界需求的技能危机现象,导致一方面是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用工荒”,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毕业生“就业难”,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失衡,学术型人才培养供给的高校多,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的高校较少。2、层次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供给规模被盲目扩大,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毕业即失业”现象。3、专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错位、割裂,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规模、质量上供给过剩或供不应求。

    二)解决新时期人才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战略反思与改革探索。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人力资本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由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的跃升,是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顽疾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大学生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的供给侧,是人才就业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企业需求是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政府相关部门是改革的助推器和引导者。在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状态下,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的人才政策引导,破除制约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障碍,鼓励各类人才向企业流动。因此,“供给侧”是破解人才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结构优化”是破解人才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改革方式,“改革”是破解人才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命题。

    二、政府推动、企业引导助力解决“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一)区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一是强化就业宣传引导,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特别要针对80、90后就业群体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培训,消除他们好高骛远、拈轻怕重的就业思想,树立“打好基础,再求发展”的择业理念。鼓励本地就业,通过一段时期努力,切实让广大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真实感受到本地经济发展关乎切身利益,而自觉自愿选择在本地就业。实现就业信息全社会共享,充分运用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和劳动者就业需求数据库,定期更新维护,通过网站、公共媒体适时发布相关信息,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二是最大限度创优用工环境,促使企业提高薪酬待遇和劳动保障。要引导企业切实转变向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要效益的陈旧发展观念,而向扩规、向创新、向改革要效益,逐步提高职工薪酬水平,提升吸引劳动用工的竞争力。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促使企业依法依规增强职工劳动保障。努力改善用工环境。敦促用工单位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创优工作环境,适度降低劳动强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重点解决交通、医疗、就学、娱乐、购物等职工生活难题。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找准发展方向。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和劳动者就业需求数据库,按照满足需求的原则,指导职业教育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科目,合理配置师职力量,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创优发展环境。首先,加快建立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整合现有职教集团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速推进。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营造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再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四是加大推动政府部门购买服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政府部门带头购买新兴业态企业产品和服务。落实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支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和创业服务,支持购买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值得称赞的是南海区和佛山高新区一直在做的“校企洽谈会”,这是政府为区内企业和全国各地高校搭建平台,积极引进人才的好做法。我们要说南海政府“不差钱”,在解决“人才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方面应“舍得花”。

(二)企业引导方面一是推动区内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督促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三是指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内外营造人才发展优良环境地区的经验,可以为我区吸引和留住人才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政府人才政策和企业人才需求的高度契合。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