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发言材料:关于依托创新创业载体,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驻区高校、科技园、企业三方联动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3-01 09:51:43 发布人:区政协_Admin 信息来源:南海政协

  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 

    对于今日南海而言,适应政经新常态,再造发展新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关键。其中,构建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又是重中之重。鉴于南海身处广佛,毗邻广州,虽然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生活便捷,但相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来说,因南海城市生活、科研配套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城市生活品质相对不高,加之南海城市体量偏小、拓展空间有限,导致其对科技创新资金、人才、技术诸要素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均有明显的相对局限性,不适宜在正面与国内外发达城市和地区展开直接的人才竞争。因此,针对南海通过提升城市品质吸引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难以在短期内见效的客观现实,建议我区拓宽思路,打破常规,避开自身短板,围绕部分紧缺型科技专家、人才,探索构建我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行弹性人才工作制度,有效拓宽人才引入范围,着力增强人才引入的实际效果。下面就构建我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议思路作一简略分析。

    一、构建我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必要性

    客观上讲,在中国的地域版图上,南海是一个小地方,虽然经济相对发达,但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还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南海历届党委政府均将南海的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作为施政方向和工作重点,但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城市建设亦难一蹴而就,短期内难见显效,但南海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又是一项“等不起”的工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正是有鉴于此,建议我区宜立足区情,打破常规,借鉴先进地区的成熟做法,着力打破人才引进中的条条框框,树立“不求所有、唯求所用;不求常住、唯求常来”的“候鸟式”人才引进观念,构建“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行动、互利共赢”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错位发展,走依附型科技创新之路,即借助毗邻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通过与北、上、广、深等科技创新人才高度聚集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促进高校、科研单位和南海本土企业之间的人才互动交流,特别是鼓励高端科技人才到南海区域内企业创新创业。通过向各种各类双栖甚至多栖型科技创新人才借智引脑,推动“科技研究在高校,创业转化在南海”的科技创新人才“候鸟式”人才工作模式在我区开花结果。

    二、构建我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基于以下几项相对优势,我区构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具有较高的现实可行性:

    (一)南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形成了包括政府和民间在内的开放包容、敢闯敢干的创新氛围。诸多关乎社会民生、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创新举措都发源于南海,充分证明了南海是一个适于创新、适合创业的好地方。

    (二)扎根民间、具有野草般强大生命力的民营经济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使南海成为一片适合创业创新的沃土和最佳试验田。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使南海积累了庞大的民营资本和相对聚集发展的中小企业群。这些企业和个人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实力,并且富于进取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强烈,对科技型人才思之若渴,思路灵活,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这些都为各类型的“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落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也是偏爱自由、排斥束缚的各类型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的最佳试验田。

    (三)毗邻广深、接近港澳,交通畅达、生活便捷,基本实现与广州、佛山同城生活,位列珠三角一小时城市生活圈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使构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势和吸引力明显且成本较低。

    (四)南海是岭南名郡,又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传承源远流长,文化氛围浓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我区所在的珠三角区域作为与长三角区域并驾齐驱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具有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灵活进驻的相对竞争优势。

    进一步的相对优势要素也许还可以继续罗列下去,但要真正构建适合南海自身实际的“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还应放在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和短板,从而准确定位,精准出击,将各优势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加大宣传,灵活引才,最终服务于本区域发展的长期目标。

    三、构建我区“候鸟式”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人才引进工作一定要统

    建立由组织部门主导、科技部门支撑的“候鸟式”高层次人才引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能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协调指导,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统筹建立“候鸟式”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定期向社会发布“候鸟式”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

    (二)人才引进方法一定要活

    充分理解新经济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内涵,打破传统的国籍、户籍、身份、档案等人才引进中的条条框框,打破现有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的限制,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对于紧缺型特殊人才可实行定制化、个性化引才方法,一人一策,因人而宜。建立“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大幅度提高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通过科技项目委托、业余兼职、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引才借智,加强我区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人才引进方向一定要准

    坚持企业需求和个人志趣、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柔性引进“候鸟式”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兴服务业、文化产业、城市发展、交通运输、金融、卫生等重点领域急缺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四)人才引进的待遇一定要实

    对于引进的高端科技人才,政府一定要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状况,客观地制定具有相对吸引力的薪酬标准,并且在薪酬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客观、诚信、公平。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政府可以考虑从经济方面给予奖励或补贴。

    (五)人才引进的宣传一定要诚

    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一定要重视宣传、善于宣传,要在全国目标城市、主要媒体上进行大规模引才宣传,提高南海人才品牌的美誉度和识别度。同时,在宣传工作中,一定要客观、诚信,实事求是,切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宣传,要在宣传中体现南海求才若渴、诚意纳才的热情和诚心。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办公室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7号  联系方式:0757-86337482
邮箱:zx@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9-2022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67547号-1  公安备案编号:44060502000347
网站地图